目前分類:親子教養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兩天,我們全家一起外出用餐,先生開著車。不記得當時聊到什麼話題,女兒開始角色扮演,演起媽咪的角色。她說:「我的心很美,看什麼都美麗!我的心很可愛,看什麼都可愛!」。女兒演得活靈活現,加上有點誇飾法的表情、動作與聲調,逗得先生哈哈大笑,我這媽咪笑得像巫婆一樣,咯咯地笑個不停!

 

的確,我常說:「我的心很美,看什麼都美麗!」,我也常說:「我的心很可愛,看什麼都可愛!」。我一直很慶幸並感恩自己天生有顆單純、美麗與慈悲的心,即使經過20幾年社會與職場的歷練,看盡人性的陰暗面,也遭受他人的人性陰暗面所加諸於我身上的痛苦,但我仍能保有璞質、純淨、可愛與寬容的心,且增添了一些人生智慧,對人性的陰暗面,有更深刻的理解、寬容與深切的慈悲。

 

這樣一顆美麗又可愛的心,是我這一生最美麗且珍貴的寶物,我會好好珍惜、保有它,也希望它能成為傳家之寶,指引女兒的生命散發光芒!在任何艱難的情境,都要記得,永遠要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保有自己那顆善良、慈悲與美麗的心!

傳家之寶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特別將此文獻給期望建立或修補親子關係的父母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告訴我,她和先生都會打罵孩子的事。她的孩子很乖巧,而且已是小學高年級了。我好心疼她的孩子,也同理他們夫妻打罵孩子時內心的生氣與痛苦,心想勸她不要再打罵孩子,但當時不是好時機,就打消勸她的念頭。前幾天,另一位朋友在怒氣下打了孩子,她很傷心且自責,深怕孩子會討厭她。最近這兩個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加上因為深刻理解許多的父母與孩子在親子關係中受苦,觸發我想跟大家分享這件非常重要的事「無論如何,千萬別再打罵孩子!」。

 

這幾年,個人在心理與靈性領域的學習與成長,加上深入的自我探索與自我療癒,才深刻了解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養及對待方式對自己造成人生的深刻影響與心理創傷。此外,在諮商助人實務工作之中,也聽到許多個案的真實人生痛苦故事,都與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心理創傷密切相關。心理學相關的真實案例與各類研究中,更對原生家庭對個體的深遠影響有具體的証明。

 

父母的打罵、要求,幾乎讓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潛意識)埋下了「我不夠好!我不值得!我不被愛!」的信念,這些信念,讓成人的內心住著一個受傷、哭泣的孩童,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情緒地雷,這情緒地雷,像冰山的一角,隨時可能在人際關係中引爆,尤其是親密關係。這深藏的童年創傷,如果沒有被帶到意識層面接受愛的療癒,將深埋在潛意識中,成為無明的驅動力,讓人一輩子苦苦追求外在的名利、認可、賞識或愛,無法做真實的自己,也讓人一輩子無法快樂、無法放鬆。這些童年創傷,許多時候會形成潛意識中的強烈心理動力,讓人們產生過度的行為,例如:過度工作,渴望被認可、被讚賞;上癮行為,如:性、毒品、煙酒、購物、偷竊……等,以填滿內在的空虛;過度要求完美,引發憂鬱症;要求自己要成為優秀的人,而讓生活充滿壓迫感、無法放鬆;恐懼失敗,害怕失敗就得不到愛;害怕成功,因為自己不值得……等。此外,這些童年創傷,更是常常引發生理的長期疼痛或重大疾病,只是,許多人們不了解自己生理的疾病與過往生命創傷的連結(註:此部分有機會再於其他文章中細談)。

 

家庭應該是充滿愛、親密與溫暖的地方,卻往往成為傷害人最深的地方,這實在是人間最大的悲劇!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是在這樣不健康的教養方式下成長,所以,親子關係中充滿衝突、挫折、傷痛與遺憾。當這些傷痕累累的孩童成為父母之後,如果沒有學習、成長、覺察與改變,又以類似的方式教育下一代,於是,不幸的悲劇情節永無休止之日。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在陽台晾衣服時,女兒捧了一杯水喝著,來到我身旁。我說:「我也好渴。」女兒將手上的水杯遞給我,我謝謝她,並說等會晾完衣服,我再進去喝水。她說:「先喝一口嘛!」於是,我接過水杯,喝了一口,謝謝並肯定她的體貼,她臉上露出如花朵般美麗的笑容。之後,她默默走進屋內,再走出來,為我遞上一整杯的水。我再次謝謝她,肯定她體貼的行為,女兒又再次滿意地笑了。

 

想要孩子有正向的行為,肯定與鼓勵的效果遠遠大於要求與批評。因為,人都需要被接納、被愛、被認可、被讚賞、被支持,接受到這些,人的內在會滿足、會感動,於是,打從心裡,由內而外強化正向的行為。正向的行為累積久了,自然就會內化成習慣。然而,長久被批評、被責罵的孩子,只會因為害怕被批評、被責罵而壓抑自己,內攝了「我不好」的負面自我概念,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內心也形成不易療癒的創傷。這些孩童期經驗的負面的影響,對孩子的一生影響甚巨!

 

仔細觀察看看自己與孩子間重複的互動模式,例如:要求、批評、打罵、叨唸、擔心…..,如果是無效的,或是讓彼此的困擾的,就需要檢視與調整。許多的父母,對於改變孩子,有深深的無力敢。其實,孩子的改變,需要從父母的自覺與自我成長開始。父母成長改變了,孩子就改變了!

 

憂鬱症已成為21世紀三大疾病,可見現代人高度的壓力與不快樂指數。要教養身心靈健全,能夠抗壓,並且健康快樂的孩子,為人父母的責任大矣!不得不慎!

 

教養沒有標準答案,親子專家也無法為你解決親子問題。為什麼呢?因為,你,才是自己親子關係中的專家!你與孩子的組合是獨特的,深入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深入了解孩子、接納孩子,在彼此的互動中不斷地觀察、調整與修正,並不斷地自我學習、成長與超越。你將逐漸發現,原來,孩子是父母嚴厲的老師,是父母修行的課題。孩子,是來幫助父母不斷地自我提升與擴展的天使!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了女兒有更適合的教育環境,了解與評估「華德福教育」,內心對「華德福教育」有非常深刻的感動與認同!這樣深刻的感動與認同,來自於自己走過偏頗的教育制度,理解它的不足與限制。

 

華德福教育的萌芽來自20世紀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坦納的教育觀點。魯道夫.史坦納提倡「人智學」,認為人應該被引導去認識自己的本質。他主張人出生時並不是一張白紙,人人都帶有與生俱來的天賦,教育的過程,就是要幫助所有人尋找並開發自己的使命和潛能。生命的目的,不在於追求這輩子的金錢和虛名等物化的事物,「教育自己的靈魂」才是生命的意義。魯道夫.史坦納相信人有追求真善美的靈性,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滋養「人性」,而非僅是培養「人力」。因此,華德福教育將課程與藝術、自然等全面並廣博的結合。

 

基於這樣的觀點,華德福教育整合身、心、靈的全面教育來造就出真正完整且自由的人。協助孩子發揮自己的天賦並成為真正自由而獨立的人,並獲得決定自己的人生與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能力。華德福教育主張「全人的健全發展」,「全人的健全發展」包含了身心靈的發展、真善美的追求,及獨立自主能力、意志力、感受力、思考力、創造力……等的培養。

 

反思我們的教育體系只重視與追求「學科能力」與「成就」,而不是「因材施教」與「全人的健全發展」;我們的教育體系只重視左腦的開發,而忽略右腦的開發。因此,造就了許多不快樂的孩子,孩子長大後,又成為不快樂的成人與父母……

 

我期望我的孩子與更多的孩子們,能夠在更健全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能夠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的天賦與興趣,認識自己獨特的本質,能夠感受生命的美好,抱持學習的熱忱及對生命中真與善的追求;而不是在填鴨的教育之下,將寶貴的生命投入於許多一輩子用不到的學科知識。十分認同魯道夫.史坦納所說的,生命的目的,也不在於追求這輩子的金錢和虛名等物化的事物,「教育自己的靈魂」才是生命的意義。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之前因學校位置的關係,一直都是搭校車或接送。八月份上國中暑期輔導課,因為換了學校,才剛學習搭公車並走路回家。某日,女兒心血來潮,想自己去搭公車再走路到圖書館去看她很想看的一套書。對於女兒自發性的第一次獨立探險,老公和我都很肯定與讚賞,雖然心裡無法完全放心。

 

女兒天生的方向感不好,加上這段路我不曾帶她搭公車,向來都是開車前往。我放下擔心,做了告知與提醒,就放心讓她獨自前往。相信她完成這第一次的獨立探險,會更有勇氣與信心。

 

人生就是在一連串的經驗中學習獨立、勇敢、堅強,並建立自信與能力,而這些品質與自發性、好奇心、願意冒險的心態,從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比會唸書與考試來得重要。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小時候,老公和我鼓勵她能學鋼琴,培養音樂方面的興趣、能力,並在其中得到快樂,但女兒沒興趣,我們就尊重她。一直到四年級某天,女兒主動要求要學鋼琴,原因是看到同學在台上演奏,十分羨慕,於是我們支持她。

 

女兒學琴的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每堂課都因挫折而傷心哭泣。我覺得已失去我們希望她學琴的本意,於是跟女兒討論,是否仍要繼續。女兒表示不願意放棄,於是仍堅持學琴並面對挫折。

 

女兒上了國中之後,面對學校的課業考試,每天時間很緊湊,擠不出時間練琴。我跟女兒討論是否要繼續學琴的事,她仍不願意放棄學琴,於是決定跟老師協調將每週的鋼琴課改為兩週一次。

 

從這幾年陪伴女兒學琴的過程,讓我看到女兒因外在刺激所引發的內在動力。這內在動力支持她走過黑暗的挫折期,並帶給她堅持的力量。可見,人的內在動力具有強大的力量!為人父母若能學習empower孩子內在的動力,那就是成功的父母。這點,我也還在學習,為自己加油!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22 Wed 2014 16:43
  • 傾聽

一大早開著車送女兒上學,跟她分享我昨天看的那本書的作者的生命故事,故事說完了,女兒回答:「妳說得好開心,但是,我完全沒在聽。」(註:不感興趣)我說:「哦!通常一直說的都是妳,我都會專心傾聽。」女兒說:「我說的妳全部要聽,因為跟妳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妳年紀大了,要訓練傾聽的能力,才不會老化。」我哈哈大笑,女兒長大了,能夠有創意地為自己編一套似是而非的道理(歪理)。

 

我真心希望女兒能夠學習傾聽,即使不感興趣,也能夠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因為,懂得傾聽自己與他人內心的感受,並能夠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而同理自己與同理他人,真的是很重要的能力,那是自我關係與人際關係的基礎。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女兒陸續發生兩件讓她心急的事,老公當下不疾不徐的告訴她:「慢慢來,不要急!慢慢來,不要急!」老公的話,沒能安慰到女兒,反而讓女兒的情緒更為激動。

 

老公笑著和我聊到這重複發生的類似情境,我笑著分享同理的回應方式。我想,如果老公能學會並實際運用同理的回應方式,孩子就能感受到被接納、被了解,被同理,情緒也就能緩和下來,對親子關係也會有加分的效果。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位女性好友的聚餐中,除了我只有一個孩子之外,其他都有兩個以上的孩子,主要的話題在於讓彼此困擾的某個孩子的行為。我發現有個共通點,讓她們困擾的某個孩子,通常個性與媽媽差異較大。我也發現,媽媽們通常會努力「改變孩子的個性、言行與習慣」來符合自己的期待,因此造成較多的親子衝突。

 

我只有一個孩子,加上我喜歡做自己,不喜歡被要求改變,所以也允許孩子做自己,不企圖去改變孩子,因此,很幸運,我沒有好友們面臨的親子關係困擾,孩子和我的關係很好。親密的親子關係,讓我能在孩子與先生無法溝通或有爭執時,孩子能柔軟地願意聽聽我的意見,並從她的內心自發性的改變。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一家人要開心外出吃飯,女兒放學回家就鬧脾氣,這回,我的反應改變了,我「允許」她鬧脾氣,收穫是:我的情緒沒受到影響,因此,沒有共振出更多的不愉快。她的情緒歷程也就走得比較快。

 

以前類似的情況,還算有耐心的我,因為「不允許」她鬧脾氣,總會搞得我倆都不開心。這次,我改變自己的慣性反應,因為我覺察到:我的不允許她鬧脾氣,其實是我不允許自己鬧脾氣,那是我內心的投射。問題在我的內心,而不在她。奇妙的是,當我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慣性反應,接納她、允許她的情緒,她的情緒很快就轉化了。

 

覺察並改變自己的慣性反應,有助於自我成長、親密關係、人際關係與生命品質。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女兒提及我太累睡著了,衣服沒晾,半夜兩點多醒來晾衣服。女兒說:「媽媽好辛苦!」

 

這句話,好窩心,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很開心看到女兒懂得體貼人,能夠看見別人的辛苦與付出,而不視為理所當然。

 

懂得愛、體貼、同理與感恩,這些學校不教的事,其實是人生幸福與否的重要能力與心態。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應女兒的要求,連續第二天到台大騎Ubike。女兒的Ubike有些問題,很不好騎,讓她不小心撞到計程車,但她當時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當下,她錯愕、害怕,告訴我她要牽車,不要騎了。

 

我了解她的心情,於是慢慢騎,等她。後來,我想到:這事件有可能會成為她的制約,讓她不敢再騎車。於是,告訴她我的想法,鼓勵她再試試。不久之後,就看到她再度騎著車跟了上來,並且微笑。願意接納並超越心中的恐懼,不被負面經驗綑綁,真是好棒、好勇敢的孩子!

 

挫敗經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在我們內心形成的無形制約,讓我們受到綑綁,而且自以為無力掙脫。其實,勇氣與力量一直都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全家到餐廳吃飯,旁桌有一對母女,母親拿著女兒的國中課本,幫女兒畫重點,還不時地將書中的內容塞給女兒。從那母親的言行中,可以發現她內心的急切,那女兒則是疲累得癱在那兒。後來,那女孩累得睡著了。母親無可奈何,又催促著女兒回家。老公見到這情景,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Poor girl!」

 

我想:孩子都國中了,畫重點,唸書,不是孩子的事嗎?這個母親似乎比孩子還擔心,也似乎做得太多了!吃飯的時間,如果親子能夠輕鬆吃飯與談天,不是更好嗎?母親的急切、擔心,會讓孩子承受更多的壓力,無法放鬆;母親介入孩子的唸書,可能造成孩子無法自我負責。母親的這些言行,也會形成親子關係的緊張與不良。

 

很多的親子問題中,往往需要改變的是父母。父母如果缺乏自我覺察,就會陷在自己固定、僵化的信念與行為模式之中。父母需要更放鬆,才能有智慧地找出適合自己與孩子的教養方式,並享受為人父母的過程;父母需要更放手,孩子才能學會自我負責、獨立與堅強勇敢;父母需要放下擔心,對孩子有更多的信心,並多給孩子肯定、鼓勵與祝福,孩子才會有能力與自信。

 

當個放鬆、放手、以身作則的父母,並願意不斷自我覺察、學習、成長與自我改變,才會有身心健全的孩子!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兒說學校的營養午餐不好吃,提出帶便當的需要。今天是女兒寒假輔導的第一天,我特別提早起床,用愛心為女兒烹調新鮮的飯菜,放在保溫便當中。

 

雖然,我給出無條件的愛,並不需要她的感恩與回報,但是,我需要教導她懂得感恩與珍惜,不將自己所接受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這樣,她才能夠享有真正的幸福。


文章標籤

Vivian 黃媛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